找到相关内容376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华严一卷忆金陵

    一切众生。何以故,菩萨若能随顺众生,则为随顺供养诸佛。若于众生尊重承事,则为尊重承事如来。若令众生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何以故,诸佛如来,以大悲心而为体故。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...。菩萨如是随顺众生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随顺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”  视众生为父母,为师长,为佛,“于诸病苦,为作良医。于失道者,示其正路。于...

    黄岳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0351520.html
  • 浅论依止善知识(上)

    不仅难令众生解脱,反而会断除其善根慧命。大善知识只教弟子在见地上用功,并善于依其根器及所处修行位次,循循善诱之。决不会拔苗助长,让弟子做力不能及的苦行,而损害他们的身体,动摇他们的信心。  其七,只随顺缘:有一类邪师不甘修行寂寞,打着“菩萨应随顺众生”的旗号,捞取世间名闻利养。他们或办佛教讲座,或著书立说,或开法物流通处、素食店,或专结交高官富商等等,其目的不是为弘法利生,只是为自己享受。菩萨随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462696.html
  • 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和实践之道

    在台湾近年来也很盛行,因为它也是大乘佛法,所以每一位喇嘛或转世的仁波切在开始传法灌顶的时候,也必先要大家发菩提心,再授法灌顶,否则法不相应。举个例来说,西藏密法包含甚赓,您要求传什么法,他大多随顺众生...<普贤行愿品>说得更明白:“菩萨若能随顺众生,则为随顺供养诸佛;若能于众生尊重承事,则为耸重承事如来;若合众生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!”此即“心、佛...

    朱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1964163.html
  • “参究念佛”与“禅净双修”之辨

    切愿,只是蓦直持去,必定能够往生。若是无信无愿,以好胜之心,行参究之法,则非但不能悟道,也不能往生。  最后,参究与念佛是随顺众生根机不同而施设,不可是此非彼。《灵峰宗论》卷第四之一《答卓左军茶话》云...二者下手不同,其说趋于以净摄禅。但两人均认为参究与念佛是随顺众生根机不同而施设,所以不可是此而非彼。  摘自《五台山研究》2008年第4期 ...

    龚晓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1365565.html
  • 普贤十大愿王的现实意义

    都要保持谦虚地态度,儒家讲:一日三省吾身,就是提醒我们要发自内心的时刻检讨自己,承认自己的不足。   五、 随喜功德   随喜,即随顺、赞叹他人所作的善行、功德和成就。任何人作利益众生的事,都应由衷地欢喜赞叹。以清净心随喜他人善行,也是在成就我们自身的善心。不仅如此,随喜还能获得与行善者相同的功德。我们要随喜诸佛菩萨的功德,因为学佛修行的终极目标正是成佛,还要随顺十方一切众生的功德。别人有什么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1968883.html
  • 信心及其修学

    随顺修学。九、恒顺众生:是增长悲心。   这十大行愿,有三大特点:一、佛佛平等,所以从一佛(毗卢遮那)而通一切佛,尽虚空,遍法界,而不是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佛的。二、重于观念,不但忏悔,随喜,回向,由于心念...引发。如随顺众生的悲心,因为:“若能随顺众生,即能随顺供养诸佛。若于众生尊重承事,则为尊重承事如来。若令众生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何以故?诸佛如来以大悲而为体故”。这与上帝爱世人,所以我也要爱人的...

    印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1069447.html
  • 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

    ,如救头燃,一切众生有苦恼者,我当拔济,令无有余。’  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,对于发菩提心解释的更为明白,经曰:‘菩萨若能随顺众生,则为随顺供养诸佛,若于众生尊重承事,则为尊重...一切菩萨,终不能成无上正觉。善男子,汝于此义,应如是解,以于众生心平等故,则能成就圆满大悲。以大悲心随顺众生故,则能成就供养如来。菩萨如是随顺众生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随顺无有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047025.html
  • 房山石经中记载的准提独部法暨探讨

    入佛智。”即是佛菩萨先随顺众生的习性,然后再慢慢的潜移默化,但原则是在不能违背佛戒之下。像以前释迦佛无量劫前身为梵行者,但有一位在家女众爱慕他,并且以死相逼。梵行者为了度化他,还俗与其结婚救了他。后来佛说因为随顺众生而牺牲小我的功德,让他的修行超越几劫。这就是佛菩萨随顺众生,然后再慢慢度化的例子。  当然若饮酒过量、酗酒、酒驾等伤害到自他的行为,怎么可能修持独部法成就?所以此处应是指在最差的条件下...

    普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847277.html
  • 修菩萨行的三大门

    而起妙用。随顺众生的机感,现一切身,说一切法。如释迦牟尼佛在此土诞生、出家、成佛、说法、入灭,即是常住悲智一如的净德,随感而应。度生无尽的悲愿,是佛永恒、安乐、自在、清净涅槃四德的映现。愿一切有情,依...后身,深浅差别不大。如一个初发菩提心的人,能称为菩萨;文殊、观音等大菩萨,也称为菩萨。初发心的菩萨,虽然还谈不上具有什么大功德,经中却把他们赞为“众生之上首”,为一切人天和二乘...

    方兴

    菩萨行|六度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02856598.html
  • 蕅益大师四十八愿文

    不恋三界,不乐余乘,惟求无上菩提!   二十九愿者:愿以大悲神力,随顺众生,种种所求,恒令如愿,俾于我法生深信心!   三十愿者:我以救度众生故,愿于十方现作佛身,或现净土,摄取众生,庄严殊胜,踰...     稽首三身圆满尊,一切真如觉性海;称彼法界等虚空,种种庄严大愿海;   果因交彻不思议,菩萨一切修行海。亦礼阿弥陀如来,观音势至及地藏。   我为慈亲罔极恩,遍悯一切众生界,发生如实增...

    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

    菩提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112604879.html